咨询热线:

010-85910400

研究成果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成果

朱崇坤:规范开盲盒经营活动,防范赌博风险


01 完善法律法规 
INSIGHTS HECHUAN


1.1 明确开盲盒的法律性质与边界

建议立法明确开盲盒的法律地位和合法边界,避免与赌博混淆。具体而言,应在相关法律法规中,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配套法规或专门的盲盒经营管理法规中,明确规定开盲盒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销售模式,其本质是基于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和对未知商品的好奇心理,通过随机抽取的方式进行商品交易 。同时,详细规定开盲盒的经营规范,包括商品质量标准、信息披露要求、抽取概率设定原则等,确保开盲盒活动在合法、透明、公平的框架内进行。

在商品质量方面,明确要求盲盒内商品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质量标准,不得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对于食品、药品等特殊商品的盲盒销售,应制定更为严格的质量监管措施,确保消费者的人身安全。规定食品盲盒必须明确标注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料表等关键信息,药品盲盒必须严格遵守药品管理法规,确保药品的来源合法、质量可靠 。

在信息披露方面,要求商家必须以显著方式向消费者公示盲盒的所有关键信息,包括商品名称、种类、样式、抽取规则、商品分布、限量商品投放数量、抽取概率、商品价值范围等,且公示信息必须真实、准确、完整,不得隐瞒或虚假宣传。商家应在盲盒外包装、销售平台页面等显著位置展示这些信息,确保消费者在购买前能够充分了解 。

在抽取概率设定方面,规定抽取概率必须科学合理,不得故意设置极低概率的 “隐藏款” 来误导消费者过度消费。同时,要求商家定期公布盲盒的销售数据和抽取情况,接受社会监督,以确保抽取概率的真实性和公正性 。通过这些明确的法律规定,使消费者能够清晰地认识到开盲盒的本质和规则,避免将其与赌博行为相混淆,同时也为监管部门提供明确的执法依据,加强对盲盒市场的监管力度。

1.2 细化赌博相关法律规定

提出细化赌博罪认定标准和处罚力度的建议,增强法律可操作性。在认定标准方面,进一步明确 “以营利为目的” 的具体认定情形,不仅仅依据行为人是否实际获利来判断,还应综合考虑其行为动机、行为方式、参与频率等因素。对于一些看似具有娱乐性质,但实际上是以营利为目的的赌博行为,如一些以社交为幌子,实则进行大额金钱输赢的私人聚会赌博活动,应明确纳入赌博罪的打击范围 。

明确 “聚众赌博” 和 “以赌博为业” 的具体量化标准。在 “聚众赌博” 方面,除了现有的组织人数、抽头渔利数额、赌资数额等标准外,还应考虑组织的频率、持续时间等因素。对于多次组织小规模赌博活动,但累计赌资较大或社会影响恶劣的行为,也应认定为聚众赌博 。在 “以赌博为业” 方面,明确规定行为人参与赌博活动的时间、频率、收入占比等具体衡量指标。例如,规定行为人在一定时期内,参与赌博活动的天数达到一定比例,且赌博收入占其总收入的一定比例以上,即可认定为以赌博为业 。

在处罚力度方面,根据赌博行为的性质、情节和危害程度,制定更为细致的处罚梯度。对于情节较轻的赌博行为,如参与赌博赌资较小、初次违法且社会危害不大的,可给予较轻的行政处罚,如警告、罚款、行政拘留等 。对于情节严重的赌博行为,如聚众赌博规模较大、赌资数额巨大、以赌博为业且屡教不改的,应加大刑事处罚力度,提高有期徒刑的刑期,并增加罚金的数额,以形成有力的震慑 。对于开设赌场的行为,尤其是网络赌场,因其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性,应给予更严厉的处罚,包括提高法定刑上限、没收违法所得、查封扣押涉案资产等 。通过这些细化的法律规定,使赌博相关法律更加科学、合理、可操作,有效遏制赌博行为的发生,维护社会的公序良俗和经济秩序。

02  加强监管力度 
INSIGHTS HECHUAN


2.1 建立多部门协同监管机制

建议建立由市场监管、公安、文化等多部门组成的协同监管机制,明确各部门在盲盒市场监管中的职责。市场监管部门作为盲盒市场监管的核心部门,应承担起主要的监管职责。负责对盲盒经营者的市场准入进行严格审查,确保经营者具备合法的经营资质和良好的信誉。在审查过程中,要求经营者提供营业执照、产品质量检测报告、经营场所证明等相关材料,对不符合条件的经营者坚决不予准入 。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对盲盒商品质量的监督检查,定期对市场上的盲盒商品进行抽检,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一旦发现盲盒内商品存在质量问题,立即责令商家下架整改,并依法进行处罚 。

公安部门在盲盒市场监管中主要负责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密切关注盲盒市场动态,及时发现并查处以盲盒为幌子进行的赌博活动。加强对网络平台的监控,追踪涉赌资金流向,对涉嫌赌博的盲盒销售平台进行调查取证,依法打击犯罪嫌疑人。公安部门要加强与其他地区公安机关的协作,形成打击合力,共同打击跨区域的盲盒赌博犯罪活动 。

文化部门则应重点对盲盒产品的内容进行监管。确保盲盒产品的设计、包装、宣传等方面符合社会道德和文化规范,不含有低俗、暴力、色情等不良内容。对涉及动漫、影视、文创等领域的盲盒产品,加强对其知识产权的保护,防止侵权行为的发生。文化部门还应加强对盲盒文化的引导,倡导积极健康的盲盒消费文化,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 。

建立多部门联合执法的常态化机制,定期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制定详细的联合执法计划,明确执法的时间、地点、重点领域和检查内容。在联合执法行动中,各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市场监管部门负责对盲盒销售场所进行检查,公安部门负责维护执法现场秩序,对涉嫌违法犯罪的行为进行查处,文化部门负责对盲盒产品内容进行审查。通过常态化的联合执法行动,及时发现和解决盲盒市场中存在的问题,有效遏制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维护盲盒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2.2 强化对网络平台的监管

提出对网络盲盒销售平台进行严格监管的具体措施,以有效防止赌博行为的滋生。网络平台应建立严格的准入审核机制,对申请入驻的盲盒商家进行全面、细致的审核。要求商家提供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产品质量认证证书等相关资质证明,确保商家具备合法的经营资格。对商家的信用状况进行审查,查询商家的信用记录,了解其是否存在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对于信用不良的商家坚决不予准入。平台还应要求商家签署诚信经营承诺书,明确商家的责任和义务,确保商家遵守平台规则和相关法律法规。

在信息公示方面,平台应发挥监督作用,确保商家按照规定公示关键信息。要求商家在商品销售页面显著位置公示盲盒的商品名称、种类、样式、抽取规则、商品分布、限量商品投放数量、抽取概率、商品价值范围等信息,且公示信息必须真实、准确、完整,不得隐瞒或虚假宣传 。平台可通过技术手段对商家公示的信息进行审核,如对抽取概率进行算法验证,确保概率的真实性和公正性。平台还应建立信息投诉处理机制,对于消费者对商家公示信息的投诉,及时进行调查处理,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

平台应加强对交易过程的监控,防止出现赌博性质的交易行为。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平台上的交易数据进行实时分析,监测异常交易行为。若发现商家频繁修改抽取概率、消费者短期内大量购买盲盒且中奖结果异常等情况,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平台要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对可能存在赌博风险的交易行为进行预警提示,采取暂停交易、冻结资金等措施,防止赌博行为的发生 。平台还应加强对交易资金的管理,确保资金的安全流转,避免资金被用于赌博等违法活动。

03 提高消费者法律意识 
INSIGHTS HECHUAN


3.1 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

建议通过多种渠道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消费者对盲盒和赌博的认知。利用线上社交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发布关于盲盒和赌博的科普文章、短视频等内容。制作生动有趣的短视频,详细介绍盲盒的合法经营模式、消费者的权益和义务,以及赌博行为的法律后果和社会危害。在微信公众号上定期推送关于盲盒与赌博区别的深度分析文章,引用实际案例进行讲解,增强消费者的理解和记忆 。

借助线下社区、学校等场所,举办法律讲座和宣传活动。在社区活动中心,邀请法律专家为居民举办盲盒与赌博法律知识讲座,现场解答居民的疑问;在学校开展主题班会、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向学生普及盲盒和赌博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法律意识 。

通过与媒体合作,发布公益广告,提高公众对盲盒与赌博界限的认识。在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上投放公益广告,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形象生动的画面,向公众传达盲盒与赌博的区别,以及如何避免陷入赌博陷阱;在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上播放公益广告,扩大宣传范围,让更多的人了解相关知识 。

3.2 增强消费者自我保护能力

为消费者提供识别盲盒赌博陷阱和维护自身权益的方法和建议,帮助消费者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消费者在购买盲盒时,要仔细查看商家的公示信息,包括商品种类、抽取规则、概率等,确保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对于那些信息公示不明确或存在虚假宣传的盲盒产品,要保持警惕,避免购买 。

消费者要树立理性消费观念,不被过高的收益承诺所迷惑,避免盲目跟风和冲动消费。在面对盲盒销售中所谓的 “隐藏款”“限量版” 等宣传时,要冷静思考,不轻易被商家的营销手段所左右,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经济能力进行消费 。

若发现盲盒销售存在赌博嫌疑,消费者应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了解举报的渠道和方式,如拨打 12315 消费者投诉举报热线、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等,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当消费者在盲盒消费中遇到权益受损的情况,如商品质量问题、虚假宣传等,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保留好相关证据,如购买凭证、商品实物、宣传资料等,通过与商家协商、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向法院提起诉讼等方式,依法要求商家承担相应的责任 。

04 未来研究方向 
INSIGHTS HECHUAN


未来的研究可进一步深入探讨盲盒经济的发展趋势对法律规制的新挑战。随着盲盒经济的不断创新和拓展,“盲盒 +” 模式将更加多样化,可能会涉及更多的行业和领域,这就需要研究如何制定更加完善的法律规范,以适应这种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随着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兴技术在盲盒销售中的应用,如线上虚拟盲盒体验、增强现实展示盲盒内容等,需要研究如何在新的技术背景下,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防止技术被滥用而引发赌博风险。

在赌博犯罪的研究方面,未来可关注赌博行为的新形式和新特点,以及如何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加强对赌博犯罪的监测和打击。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赌博行为可能会更加隐蔽和复杂,如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跨境赌博、通过加密货币进行赌资转移等,这就需要研究如何应对这些新的赌博形式,完善相关法律规定和监管措施。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赌博行为的规律和趋势,通过人工智能算法识别潜在的赌博活动,将成为未来打击赌博犯罪的重要方向。

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未来研究可聚焦于如何进一步提高消费者的风险意识和辨别能力,以及如何建立更加有效的消费者投诉处理机制。通过开展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如制作专门的科普视频、举办线上线下讲座等,帮助消费者深入了解盲盒与赌博的区别,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建立健全消费者投诉处理机制,简化投诉流程,提高处理效率,加强对消费者投诉的跟踪和反馈,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编辑|李萼


上一篇:朱崇坤:网络游戏公司面临的刑事风险分析

下一篇:最后一页

朱崇坤:规范开盲盒经营活动,防范赌博风险


01 完善法律法规 
INSIGHTS HECHUAN


1.1 明确开盲盒的法律性质与边界

建议立法明确开盲盒的法律地位和合法边界,避免与赌博混淆。具体而言,应在相关法律法规中,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配套法规或专门的盲盒经营管理法规中,明确规定开盲盒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销售模式,其本质是基于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和对未知商品的好奇心理,通过随机抽取的方式进行商品交易 。同时,详细规定开盲盒的经营规范,包括商品质量标准、信息披露要求、抽取概率设定原则等,确保开盲盒活动在合法、透明、公平的框架内进行。

在商品质量方面,明确要求盲盒内商品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质量标准,不得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对于食品、药品等特殊商品的盲盒销售,应制定更为严格的质量监管措施,确保消费者的人身安全。规定食品盲盒必须明确标注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料表等关键信息,药品盲盒必须严格遵守药品管理法规,确保药品的来源合法、质量可靠 。

在信息披露方面,要求商家必须以显著方式向消费者公示盲盒的所有关键信息,包括商品名称、种类、样式、抽取规则、商品分布、限量商品投放数量、抽取概率、商品价值范围等,且公示信息必须真实、准确、完整,不得隐瞒或虚假宣传。商家应在盲盒外包装、销售平台页面等显著位置展示这些信息,确保消费者在购买前能够充分了解 。

在抽取概率设定方面,规定抽取概率必须科学合理,不得故意设置极低概率的 “隐藏款” 来误导消费者过度消费。同时,要求商家定期公布盲盒的销售数据和抽取情况,接受社会监督,以确保抽取概率的真实性和公正性 。通过这些明确的法律规定,使消费者能够清晰地认识到开盲盒的本质和规则,避免将其与赌博行为相混淆,同时也为监管部门提供明确的执法依据,加强对盲盒市场的监管力度。

1.2 细化赌博相关法律规定

提出细化赌博罪认定标准和处罚力度的建议,增强法律可操作性。在认定标准方面,进一步明确 “以营利为目的” 的具体认定情形,不仅仅依据行为人是否实际获利来判断,还应综合考虑其行为动机、行为方式、参与频率等因素。对于一些看似具有娱乐性质,但实际上是以营利为目的的赌博行为,如一些以社交为幌子,实则进行大额金钱输赢的私人聚会赌博活动,应明确纳入赌博罪的打击范围 。

明确 “聚众赌博” 和 “以赌博为业” 的具体量化标准。在 “聚众赌博” 方面,除了现有的组织人数、抽头渔利数额、赌资数额等标准外,还应考虑组织的频率、持续时间等因素。对于多次组织小规模赌博活动,但累计赌资较大或社会影响恶劣的行为,也应认定为聚众赌博 。在 “以赌博为业” 方面,明确规定行为人参与赌博活动的时间、频率、收入占比等具体衡量指标。例如,规定行为人在一定时期内,参与赌博活动的天数达到一定比例,且赌博收入占其总收入的一定比例以上,即可认定为以赌博为业 。

在处罚力度方面,根据赌博行为的性质、情节和危害程度,制定更为细致的处罚梯度。对于情节较轻的赌博行为,如参与赌博赌资较小、初次违法且社会危害不大的,可给予较轻的行政处罚,如警告、罚款、行政拘留等 。对于情节严重的赌博行为,如聚众赌博规模较大、赌资数额巨大、以赌博为业且屡教不改的,应加大刑事处罚力度,提高有期徒刑的刑期,并增加罚金的数额,以形成有力的震慑 。对于开设赌场的行为,尤其是网络赌场,因其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性,应给予更严厉的处罚,包括提高法定刑上限、没收违法所得、查封扣押涉案资产等 。通过这些细化的法律规定,使赌博相关法律更加科学、合理、可操作,有效遏制赌博行为的发生,维护社会的公序良俗和经济秩序。

02  加强监管力度 
INSIGHTS HECHUAN


2.1 建立多部门协同监管机制

建议建立由市场监管、公安、文化等多部门组成的协同监管机制,明确各部门在盲盒市场监管中的职责。市场监管部门作为盲盒市场监管的核心部门,应承担起主要的监管职责。负责对盲盒经营者的市场准入进行严格审查,确保经营者具备合法的经营资质和良好的信誉。在审查过程中,要求经营者提供营业执照、产品质量检测报告、经营场所证明等相关材料,对不符合条件的经营者坚决不予准入 。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对盲盒商品质量的监督检查,定期对市场上的盲盒商品进行抽检,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一旦发现盲盒内商品存在质量问题,立即责令商家下架整改,并依法进行处罚 。

公安部门在盲盒市场监管中主要负责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密切关注盲盒市场动态,及时发现并查处以盲盒为幌子进行的赌博活动。加强对网络平台的监控,追踪涉赌资金流向,对涉嫌赌博的盲盒销售平台进行调查取证,依法打击犯罪嫌疑人。公安部门要加强与其他地区公安机关的协作,形成打击合力,共同打击跨区域的盲盒赌博犯罪活动 。

文化部门则应重点对盲盒产品的内容进行监管。确保盲盒产品的设计、包装、宣传等方面符合社会道德和文化规范,不含有低俗、暴力、色情等不良内容。对涉及动漫、影视、文创等领域的盲盒产品,加强对其知识产权的保护,防止侵权行为的发生。文化部门还应加强对盲盒文化的引导,倡导积极健康的盲盒消费文化,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 。

建立多部门联合执法的常态化机制,定期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制定详细的联合执法计划,明确执法的时间、地点、重点领域和检查内容。在联合执法行动中,各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市场监管部门负责对盲盒销售场所进行检查,公安部门负责维护执法现场秩序,对涉嫌违法犯罪的行为进行查处,文化部门负责对盲盒产品内容进行审查。通过常态化的联合执法行动,及时发现和解决盲盒市场中存在的问题,有效遏制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维护盲盒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2.2 强化对网络平台的监管

提出对网络盲盒销售平台进行严格监管的具体措施,以有效防止赌博行为的滋生。网络平台应建立严格的准入审核机制,对申请入驻的盲盒商家进行全面、细致的审核。要求商家提供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产品质量认证证书等相关资质证明,确保商家具备合法的经营资格。对商家的信用状况进行审查,查询商家的信用记录,了解其是否存在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对于信用不良的商家坚决不予准入。平台还应要求商家签署诚信经营承诺书,明确商家的责任和义务,确保商家遵守平台规则和相关法律法规。

在信息公示方面,平台应发挥监督作用,确保商家按照规定公示关键信息。要求商家在商品销售页面显著位置公示盲盒的商品名称、种类、样式、抽取规则、商品分布、限量商品投放数量、抽取概率、商品价值范围等信息,且公示信息必须真实、准确、完整,不得隐瞒或虚假宣传 。平台可通过技术手段对商家公示的信息进行审核,如对抽取概率进行算法验证,确保概率的真实性和公正性。平台还应建立信息投诉处理机制,对于消费者对商家公示信息的投诉,及时进行调查处理,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

平台应加强对交易过程的监控,防止出现赌博性质的交易行为。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平台上的交易数据进行实时分析,监测异常交易行为。若发现商家频繁修改抽取概率、消费者短期内大量购买盲盒且中奖结果异常等情况,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平台要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对可能存在赌博风险的交易行为进行预警提示,采取暂停交易、冻结资金等措施,防止赌博行为的发生 。平台还应加强对交易资金的管理,确保资金的安全流转,避免资金被用于赌博等违法活动。

03 提高消费者法律意识 
INSIGHTS HECHUAN


3.1 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

建议通过多种渠道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消费者对盲盒和赌博的认知。利用线上社交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发布关于盲盒和赌博的科普文章、短视频等内容。制作生动有趣的短视频,详细介绍盲盒的合法经营模式、消费者的权益和义务,以及赌博行为的法律后果和社会危害。在微信公众号上定期推送关于盲盒与赌博区别的深度分析文章,引用实际案例进行讲解,增强消费者的理解和记忆 。

借助线下社区、学校等场所,举办法律讲座和宣传活动。在社区活动中心,邀请法律专家为居民举办盲盒与赌博法律知识讲座,现场解答居民的疑问;在学校开展主题班会、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向学生普及盲盒和赌博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法律意识 。

通过与媒体合作,发布公益广告,提高公众对盲盒与赌博界限的认识。在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上投放公益广告,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形象生动的画面,向公众传达盲盒与赌博的区别,以及如何避免陷入赌博陷阱;在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上播放公益广告,扩大宣传范围,让更多的人了解相关知识 。

3.2 增强消费者自我保护能力

为消费者提供识别盲盒赌博陷阱和维护自身权益的方法和建议,帮助消费者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消费者在购买盲盒时,要仔细查看商家的公示信息,包括商品种类、抽取规则、概率等,确保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对于那些信息公示不明确或存在虚假宣传的盲盒产品,要保持警惕,避免购买 。

消费者要树立理性消费观念,不被过高的收益承诺所迷惑,避免盲目跟风和冲动消费。在面对盲盒销售中所谓的 “隐藏款”“限量版” 等宣传时,要冷静思考,不轻易被商家的营销手段所左右,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经济能力进行消费 。

若发现盲盒销售存在赌博嫌疑,消费者应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了解举报的渠道和方式,如拨打 12315 消费者投诉举报热线、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等,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当消费者在盲盒消费中遇到权益受损的情况,如商品质量问题、虚假宣传等,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保留好相关证据,如购买凭证、商品实物、宣传资料等,通过与商家协商、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向法院提起诉讼等方式,依法要求商家承担相应的责任 。

04 未来研究方向 
INSIGHTS HECHUAN


未来的研究可进一步深入探讨盲盒经济的发展趋势对法律规制的新挑战。随着盲盒经济的不断创新和拓展,“盲盒 +” 模式将更加多样化,可能会涉及更多的行业和领域,这就需要研究如何制定更加完善的法律规范,以适应这种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随着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兴技术在盲盒销售中的应用,如线上虚拟盲盒体验、增强现实展示盲盒内容等,需要研究如何在新的技术背景下,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防止技术被滥用而引发赌博风险。

在赌博犯罪的研究方面,未来可关注赌博行为的新形式和新特点,以及如何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加强对赌博犯罪的监测和打击。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赌博行为可能会更加隐蔽和复杂,如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跨境赌博、通过加密货币进行赌资转移等,这就需要研究如何应对这些新的赌博形式,完善相关法律规定和监管措施。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赌博行为的规律和趋势,通过人工智能算法识别潜在的赌博活动,将成为未来打击赌博犯罪的重要方向。

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未来研究可聚焦于如何进一步提高消费者的风险意识和辨别能力,以及如何建立更加有效的消费者投诉处理机制。通过开展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如制作专门的科普视频、举办线上线下讲座等,帮助消费者深入了解盲盒与赌博的区别,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建立健全消费者投诉处理机制,简化投诉流程,提高处理效率,加强对消费者投诉的跟踪和反馈,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编辑|李萼


上一篇:朱崇坤:网络游戏公司面临的刑事风险分析

下一篇:最后一页

Copyright © 2014-2022 北京合川律师事务所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4031035号-1

010-85910400 010-85910401
北京市石景山区石景山路金融街(长安)中心54号院4号楼7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