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010-85910400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哈工创投周年庆典在京举行 我所合伙人应邀参加



 
       2019年1月11日,以“聚焦科技高地,变革产业未来”为主题的哈工创投三周年庆典在京隆重举行。本次庆典中,哈工大机器人投资管理(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哈工创投”)回顾了三年发展历程,汇报了科技投资成果,并邀请商业航天业内权威就前沿科技、军民融合、发展趋势、民营航天的机遇等备受关注的方面进行了精彩演讲。
       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总裁王猛、中智科学技术评价研究中心理事长李闽榕、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王广宇、联合国“卡林加科普奖”获奖者李象益、哈工创投高级投资经理丰旭、北京零壹空间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舒畅、北京智星空间科技有限公司CEO刘丽坤等诸多资深科技行业专家、领军企业创始人、高科技产业投资机构代表,在现场共同见证了这一盛况。我所合伙人李轶明、朱崇坤应邀参加了活动。
       专注前沿领域 打造科技投资新生态
      “咬定青山不放松”,哈工创投从成立伊始便专注于机器人及高端制造、航空航天、新材料等领域,为“硬科技”企业提供创新创业综合服务。三年中,哈工创投共审核了近1000个科技项目,其中A轮之前占比超过75%,积累了丰富的专业领域投资经验。已投资的代表企业有:机器人与高端制造领域——智慧工厂、数字理想,航空航天领域——零壹空间、宇航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类企业载体云创生活等。
       三年时间,通过投资的实践以及对行业的理解研究,哈工创投探索出了一套颇具特色的创新科技企业培育增值方法:以股权投资为纽带、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助力创新企业孵化。在私募股权基金方面,股权投资主要是布局产业链的企业,包括投资产业链上的一些龙头企业,完成产业链投资链条式的发展;在自有资金直投方面,会去挖掘潜力股公司进行投资,并联合HRG以各种资源进行赋能,积极地帮助企业快速发展,共同成长;投后管理服务方面,哈工创投会在市场资源开拓、团队构建、政府资源支持、投资顾问等服务上给予被投企业支持。
  投资原则方面,哈工创投要求必须拥有1年以上的技术领先期,市场应用必须广泛,模式具备可持续性,技术产品解决的必须是刚需问题等等;投资风格方面,哈工创投稳健、独立,不受外部左右;商业模式方面:以自有资金、私募股权基金给创业孵化平台注资,形成创新创业项目投资,并进行赋能式的投后管理,在被投企业成熟后退出投资,形成收益。
  “哈工创投的使命是‘洞鉴科技,创造价值’,挖掘并客观评价硬创新、硬科技,以稳健的投资风格,全要素孵化服务,为投资者创造价值,致力于推动中国科技成果产业化、助力创新企业孵化。三周年是为过往,预计哈工创投到2021年将达到百亿级资产管理规模。”都丹简明扼要地勾勒出了哈工创投的内核、逻辑与未来。
  聚焦商业航天 开启哈工创投新征程
  “2018年资本寒冬的到来让不少创业者失去信心,其实不然,在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变革的时代浪潮下,依然存在大量的创业和投资机会。通过创新研究平台的搭建,聚集高端技术和人才,将技术有效地转化为产品;同时,通过搭建创业服务平台,聚集和整合资本市场资源,实现对创业项目全要素和全链条的服务;再通过打造产业协同平台,将项目投资与孵化服务相结合,形成可持续的盈利模式。”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总裁王猛在致辞中表示。
  对科技引领产业变革,李闽榕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科技创新是提升企业竞争力乃至整个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首先必须依靠科技来强国,先有科技强国方有国家强盛,创新科技是未来的大趋势。”
  不仅如此,创新科技对新实体经济的赋能,也能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内生动力。王广宇认为:“对于新实体经济的发展,我们需要做到以下三点:突破‘新技术’,是新实体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建立‘新商业模式’,是新实体经济发展的第一逻辑;走‘天生全球化’道路,是新实体经济发展的第一选择。”
  不同于其它嘉宾,李象益教授则是从“科技传播”角度做了分享:“企业办科学传播、办科学教育,与公众和社会融合,理念最重要,我认为有6个点:坚持科普教育的基本理念;发扬企业优势,贯彻十九大提出的三步走战略,建设‘科技强国’服务;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培育创新人才社会基础上作出贡献;要站在时代的高度和前沿开展教育;开展高起点、有创新、有特色的教育活动,为企业树立新名片;要从思维变革的高度推进创新教育。”
  哈工创投自诞生起就积极投身科技变革浪潮,在商业航天领域投资了一些出色企业,本次庆典也邀请了哈工创投高级投资经理丰旭、北京零壹空间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舒畅、北京智星空间科技有限公司CEO刘丽坤分别围绕商业航天的发展趋势、机遇和挑战进行了专题演讲。
  “据美国航天基金会发布的《航天报告2018》显示,2017年全球航天经济总量是3835亿美元,其中,商业航天市场规模为3073亿美元,占比80.13%。商业航天市场规模已经占全球航天经济总量的五分之四。在全球范围内,商业航天在2017年迎来投资热潮。”哈工创投高级投资经理丰旭通过大量详实的数据表达了对商业航天行业的看好。
  随着AI技术在遥感领域的落地,我国商业遥感市场发展将保持较高增速;窄带通信物联网星座市场需求明晰,技术相对成熟,将率先实现商用和推广。航天领域一直被视为国家军民融合战略实施的“先行区”和“试验田”,随着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航天法》等法律、政策、制度的出台和完善,航天基础设施逐步开放,航天人才合理流动,我国商业航天产业的发展前景将非常广阔。
  对于航天领域军民融合的趋势,舒畅则认为:“在国家深化军民融合的政策下,中国的民营火箭企业未来将发挥巨大作用。以零壹空间为例,零壹空间是哈工大联合社会资本在航天领域共同打造的创新创业平台,哈工大在航天领域拥有丰富资源,多年来为零壹空间的发展提供了巨大支持,在2018年,零壹空间完成了中国首枚自研商用亚轨道火箭成功发射,成功取得了第一块中国民营火箭牌照,成功完成了运载火箭各级发动机试车等。”


 
图:“科技资本融合共促科技成果转化”主题论坛
 
       此外,哈工创投副总裁、合伙人赵文宇、哈尔滨龙声超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骁、北京数字理想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梁琨、湖南先步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胡炎良、交银国际直投部主管-董事总经理付阳、中科院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侯剑、北京企业法治与发展研究会 副会长兼秘书长朱崇坤等嘉宾,以“科技资本融合共促科技成果转化”为主题,展开圆桌论坛。
  (李经)

上一篇:丝路国际律师智库研讨会成功举办

下一篇:唐某招摇撞骗罪与诈骗罪申诉案的专家论证会在我所举行

哈工创投周年庆典在京举行 我所合伙人应邀参加



 
       2019年1月11日,以“聚焦科技高地,变革产业未来”为主题的哈工创投三周年庆典在京隆重举行。本次庆典中,哈工大机器人投资管理(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哈工创投”)回顾了三年发展历程,汇报了科技投资成果,并邀请商业航天业内权威就前沿科技、军民融合、发展趋势、民营航天的机遇等备受关注的方面进行了精彩演讲。
       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总裁王猛、中智科学技术评价研究中心理事长李闽榕、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王广宇、联合国“卡林加科普奖”获奖者李象益、哈工创投高级投资经理丰旭、北京零壹空间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舒畅、北京智星空间科技有限公司CEO刘丽坤等诸多资深科技行业专家、领军企业创始人、高科技产业投资机构代表,在现场共同见证了这一盛况。我所合伙人李轶明、朱崇坤应邀参加了活动。
       专注前沿领域 打造科技投资新生态
      “咬定青山不放松”,哈工创投从成立伊始便专注于机器人及高端制造、航空航天、新材料等领域,为“硬科技”企业提供创新创业综合服务。三年中,哈工创投共审核了近1000个科技项目,其中A轮之前占比超过75%,积累了丰富的专业领域投资经验。已投资的代表企业有:机器人与高端制造领域——智慧工厂、数字理想,航空航天领域——零壹空间、宇航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类企业载体云创生活等。
       三年时间,通过投资的实践以及对行业的理解研究,哈工创投探索出了一套颇具特色的创新科技企业培育增值方法:以股权投资为纽带、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助力创新企业孵化。在私募股权基金方面,股权投资主要是布局产业链的企业,包括投资产业链上的一些龙头企业,完成产业链投资链条式的发展;在自有资金直投方面,会去挖掘潜力股公司进行投资,并联合HRG以各种资源进行赋能,积极地帮助企业快速发展,共同成长;投后管理服务方面,哈工创投会在市场资源开拓、团队构建、政府资源支持、投资顾问等服务上给予被投企业支持。
  投资原则方面,哈工创投要求必须拥有1年以上的技术领先期,市场应用必须广泛,模式具备可持续性,技术产品解决的必须是刚需问题等等;投资风格方面,哈工创投稳健、独立,不受外部左右;商业模式方面:以自有资金、私募股权基金给创业孵化平台注资,形成创新创业项目投资,并进行赋能式的投后管理,在被投企业成熟后退出投资,形成收益。
  “哈工创投的使命是‘洞鉴科技,创造价值’,挖掘并客观评价硬创新、硬科技,以稳健的投资风格,全要素孵化服务,为投资者创造价值,致力于推动中国科技成果产业化、助力创新企业孵化。三周年是为过往,预计哈工创投到2021年将达到百亿级资产管理规模。”都丹简明扼要地勾勒出了哈工创投的内核、逻辑与未来。
  聚焦商业航天 开启哈工创投新征程
  “2018年资本寒冬的到来让不少创业者失去信心,其实不然,在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变革的时代浪潮下,依然存在大量的创业和投资机会。通过创新研究平台的搭建,聚集高端技术和人才,将技术有效地转化为产品;同时,通过搭建创业服务平台,聚集和整合资本市场资源,实现对创业项目全要素和全链条的服务;再通过打造产业协同平台,将项目投资与孵化服务相结合,形成可持续的盈利模式。”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总裁王猛在致辞中表示。
  对科技引领产业变革,李闽榕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科技创新是提升企业竞争力乃至整个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首先必须依靠科技来强国,先有科技强国方有国家强盛,创新科技是未来的大趋势。”
  不仅如此,创新科技对新实体经济的赋能,也能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内生动力。王广宇认为:“对于新实体经济的发展,我们需要做到以下三点:突破‘新技术’,是新实体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建立‘新商业模式’,是新实体经济发展的第一逻辑;走‘天生全球化’道路,是新实体经济发展的第一选择。”
  不同于其它嘉宾,李象益教授则是从“科技传播”角度做了分享:“企业办科学传播、办科学教育,与公众和社会融合,理念最重要,我认为有6个点:坚持科普教育的基本理念;发扬企业优势,贯彻十九大提出的三步走战略,建设‘科技强国’服务;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培育创新人才社会基础上作出贡献;要站在时代的高度和前沿开展教育;开展高起点、有创新、有特色的教育活动,为企业树立新名片;要从思维变革的高度推进创新教育。”
  哈工创投自诞生起就积极投身科技变革浪潮,在商业航天领域投资了一些出色企业,本次庆典也邀请了哈工创投高级投资经理丰旭、北京零壹空间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舒畅、北京智星空间科技有限公司CEO刘丽坤分别围绕商业航天的发展趋势、机遇和挑战进行了专题演讲。
  “据美国航天基金会发布的《航天报告2018》显示,2017年全球航天经济总量是3835亿美元,其中,商业航天市场规模为3073亿美元,占比80.13%。商业航天市场规模已经占全球航天经济总量的五分之四。在全球范围内,商业航天在2017年迎来投资热潮。”哈工创投高级投资经理丰旭通过大量详实的数据表达了对商业航天行业的看好。
  随着AI技术在遥感领域的落地,我国商业遥感市场发展将保持较高增速;窄带通信物联网星座市场需求明晰,技术相对成熟,将率先实现商用和推广。航天领域一直被视为国家军民融合战略实施的“先行区”和“试验田”,随着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航天法》等法律、政策、制度的出台和完善,航天基础设施逐步开放,航天人才合理流动,我国商业航天产业的发展前景将非常广阔。
  对于航天领域军民融合的趋势,舒畅则认为:“在国家深化军民融合的政策下,中国的民营火箭企业未来将发挥巨大作用。以零壹空间为例,零壹空间是哈工大联合社会资本在航天领域共同打造的创新创业平台,哈工大在航天领域拥有丰富资源,多年来为零壹空间的发展提供了巨大支持,在2018年,零壹空间完成了中国首枚自研商用亚轨道火箭成功发射,成功取得了第一块中国民营火箭牌照,成功完成了运载火箭各级发动机试车等。”


 
图:“科技资本融合共促科技成果转化”主题论坛
 
       此外,哈工创投副总裁、合伙人赵文宇、哈尔滨龙声超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骁、北京数字理想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梁琨、湖南先步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胡炎良、交银国际直投部主管-董事总经理付阳、中科院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侯剑、北京企业法治与发展研究会 副会长兼秘书长朱崇坤等嘉宾,以“科技资本融合共促科技成果转化”为主题,展开圆桌论坛。
  (李经)

上一篇:丝路国际律师智库研讨会成功举办

下一篇:唐某招摇撞骗罪与诈骗罪申诉案的专家论证会在我所举行

Copyright © 2014-2022 北京合川律师事务所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4031035号-1

010-85910400 010-85910401
北京市石景山区石景山路金融街(长安)中心54号院4号楼7层